在2016年的G20峰会上,马云提出eWTP倡议,希望建立一个全球买、全球卖、高效率、全透明、无障碍的全球电子商务平台,让全球中小企业随时通过手机做全球的生意,全球买全球卖,这一倡议得到了国内外与会者的支持,此次得以在吉隆坡建立物流枢纽,正是因为eWTP倡议得到马来西亚响应。
eWTP是一个庞大的构想和顶层设计。它并不只是一个贸易问题,而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跨越语言、金融、支付、物流诸多门槛,而在吉隆坡设立物流枢纽的核心目标就是解决跨境物流以及跨境物流周边问题。阿里巴巴也宣称,吉隆坡e-Hub不只是航空货物仓库和配送中心,它是一个综合的eWTP园区,包括物流、通关、贸易、金融等一系列供应链设施和商业服务。
从理念来看,e-Hub属于跨境物流的顶层设计。事实上,在阿里巴巴上市明确全球化战略之后,其就已经开始在跨境物流上布局。2014年,阿里巴巴以2.49亿美元投资新加坡邮政,之后菜鸟网络开始与全球各地的邮政和物流供应商对接,搭建全球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为电商全球化打基础。但是这些均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合作,e-Hub则是连接世界与世界的模式,且是属于菜鸟开放物流架构的一部分。圆通、中通、申通、百世、韵达等在内的中国快递企业,以及心怡、北领、万象、晟邦等中国仓储和落地配公司,均被纳入其中,换句话说,菜鸟模式被搬到了海外。
阿里巴巴电商全球化选择以马来西亚为桥头堡、东南亚为跳板,吉隆坡eHub必将被复制到全球。马云当初做菜鸟网络时,没有人会想到菜鸟到底会在阿里电商生态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如今,它通过开放式的模式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规划调度,用阿里的“平台思维”逐步完善物流体验。2016年,菜鸟日均处理包裹量已经达到5700万个,去年双11期间菜鸟处理了6.57亿个包裹,已经可以为超过1000个区县提供当日达次日达服务。在跨境物流上,菜鸟已探索近4年,根据其官网数据,已覆盖224个国家/地区,引入e-Hub模式之后,阿里有望将菜鸟的“平台”模式复制到跨境物流上,大数据技术和全局规划优化能力将成为致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