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顺丰控股公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2016年度财报),业绩非常亮眼,股价也是一路看涨。然而,作为顺丰一份子的嘿客却并没有分到一杯羹,早在准备上市前顺丰就将包含嘿客在内的顺丰商业板块剥离了出来。
事实上,随着顺丰线下门店的一再更名,嘿客早已不存在,但业界仍称其为嘿客,毕竟在嘿客打出社区服务店的概念时,它的脚步是走在行业前列的,嘿客的模式尽管备受争议,但也独具代表性。如今成为顺丰生鲜电商平台顺丰优选的线下门店,尽管顺应了当下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趋势与潮流,却也仍有点随波逐流的味道。
曾经那个被人横竖看不惯、浑身是毛病的嘿客真的不存在了,它没有了最初的灵魂。
从先驱者沦为追随者
对于嘿客,或许有人说它没有灵魂,但事实上它是有的。
尽管嘿客的模式并不清晰,但它最初的定位一直都很明确——社区生活服务平台。这个定位在当时看来有些遥不可及,毕竟从嘿客的实际运营来看,也很难看出社区服务店的定位。但是嘿客的内心深处是有这个理念的,或者说顺丰在布局商业时是有社区商业情结的,在嘿客不断试错与演进的过程中,与快递和网购无关的部分社区便民服务都与它形影不离。
顺丰自2011年在顺丰快递网点的门店基础上增加了便利店业务,2014年则将便利店统一改为“嘿客”,并开始大举扩张。当时顺丰给嘿客的定位便是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依托强大高效的物流做支持,透过遍布全国的线下门店,在距离社区用户最近的地方开店,提供社区用户日常生活所需的生鲜食品、母婴用品、快递物流以及便民服务,持续满足社区用户的各种生活需求。
2015年,试水才一年的嘿客迎来了它人生中的第一次变化,先是与顺丰优选合二为一,组建顺丰商业板块,接着部分嘿客门店升级为顺丰家。顺丰家的功能依旧集中在商品展示与社区服务方面,顺丰家在社区定位上稍作细分,更加侧重年轻时尚的产品品类。在社区服务方面,顺丰家增加了免费便民类、私人定制类等多项服务。
2016年顺丰商业板块再次做出调整,将线上线下的所有品牌统一改为顺丰优选,代表顺丰商业,并放开加盟。自此,嘿客成为了顺丰优选的线下门店。此时的顺丰优选实体店提供的服务,除了顺丰优选线上平台部分商品的实物销售外,还在其新业务生鲜到家服务“一小时送货上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时,顺丰优选依旧没有舍弃社区便民服务,实体门店还提供票务、生活缴费等服务内容。
从嘿客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无论嘿客如何变化,始终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社区便民服务。尽管嘿客、顺丰家与顺丰优选提供的都是当下较“鸡肋”的便民服务,但它却仍然在坚持着。事实上,也正是因为一直挂着与快递和网购无关的社区便民服务,嘿客的模式有些让人捉摸不透。在社区商业成为主流的今天回过头看,嘿客要打造的满足社区用户各种生活需求的社区商业的理念是超前的,也是市场的趋势之所在。
当下消费环境已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社区商业成为资本与市场追逐的新方向,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菜店等都在进入社区,并且大多还是提供多项服务的综合社区服务店。
从2011年开始就布局社区店,嘿客可谓社区O2O领域的开拓者,嘿客拥有时间上的绝对优势。然而如今,嘿客变为顺丰优选门店,其社区服务平台的定位依然飘在空中,即使是现在新开拓的“一小时送货上门”的生鲜到家服务也只是在追随他人的脚步。
众所周知,在生鲜到家领域,京东到家目前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而顺丰优选自己的这项服务至今还未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