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放开机广告?近两年随着互联网电视的冲击,内容付费正式走上全速增长的轨道,传统彩企的盈利方式从硬件溢价到内容平台收费,即所谓的后付费,其面向电视会员也可面向开机广告的中间商、代理商,或者称为“二道贩子”。
虽然现阶段的技术能够实现2秒开机,但是这种开机会使得消费者多出许多待机带来的电费,因此在开机的15秒中,厂商应该做些什么?消费者应该做些什么。
有用户表示:“花钱买的电视,你却用它放广告,还说开机时间不属于看电视时间,电视都是我家的。” 事实上,早在有线电视的年代,各地方电视台在屏幕上、下方的“弹幕条”滚动广告已经十分猖獗。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如果开机广告只有5秒就可以接受,如果是15秒就不太愿意接受了。”有从业者则称,电视开机广告是15秒,而各大视频网站的广告可以达到2分钟,能接受2分钟的广告,为什么不能接受15秒。电视开机广告时间远远没有达到约定俗成的标准。对此说法,有网友打了一个比方:“这是偷了别人家的钱之后告诉被偷的人,钱给你留了15块钱,被盗者是否应该谢谢小偷手下留情?”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消费者观看开机广告15秒、45秒还是120秒,除了需要忍耐的时长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正如上述消费者可以接受更短的时长,即“如果他悔改我愿意继续忍受他”的心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
据大河报日前的网调显示:92.9%的调查对象认为,开机广告不合理;其中65.2%认为,开机广告不但不合理,且已影响到看电视的心情,对此难以接受。而目前,各品牌互联网电视机存在广告时长有10秒、15秒、20秒,有的长达半分钟。97.2%的消费者表示,所能接受的广告时长最长为15秒。
在该报的网调互动中,也有网友提到关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开机虽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不会出现广告。还有网友回应称:这是在提醒电脑制造商们尽快效仿电视机厂商。事实上,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购买会员便可避免广告,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在电脑上也会有更加人性化的设置,系统通知可以由用户自主设为24小时不提醒、一个月提醒一次,或者永不通知。
即便是非会员免费观影,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也主动提供加载视频时3秒钟后跳过广告的按键,由用户自主选择收视还是跳过,不但是对用户权利的尊重而且厚增了优秀的使用体验感。
内容平台盈利模式是未来不久的趋势,以开机广告为首的OTT广告市场空间目前尚且被低估,正如去年某电视机品牌制造商所言:“电视机开机总是需要时间的,看什么不是看呢?”实际上,看什么都是看,因此具有选择权的消费者可以选择不看,但是消费者也有没有选择权的时候,没有选择权时,例如各大视频网站推出的内容付费观看,成为会员付费观看是“明智”之举,然而对于付过费并成为私有财产一部分的电视机,“开机广告看不看”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困扰,制造商如何平衡在消费者的选择权及广告主的巨额投放之间进行选择是一个有难度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