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财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发布对于跨境电商的“4·8新政”。因为新政引起跨境电商行业的强烈反弹,之后相关部门两次延后了新政的正式实施时间至2017年年底。就在行业人士猜测新政是否将继续实施的当口,商务部发言人在近日做出了明确表示,过渡期后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照个人物品的方式进行监管。
“这丝毫不意味着监管的放松,个人物品进入国内同样要面临检疫。” 广东省网商协会秘书长黄子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模式不仅涉及到公平,更涉及到保证消费者的安全等基本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的3.15“卡乐比麦片” 事件就再次引发舆论对跨境电商进口平台商品监管的关注。对于行业而言,新政的实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去年新政发布之后,天猫就清退了一大批不符合资质的卖家。新的监管模式下,跨境电商平台对商品的筛选将进一步趋于严格。
“跨境电商的核心在于选品和供应链效率,保证选品的品质是最基本的。”跨境电商平台奥买家总经理刘丽萍在峰会上介绍,奥买家以高标准审核入境货物,除了严格遵循海关等部门的清关政策外,还与中华保险达成战略合作,确保百分百正品。“新的监管模式下,平台自身更应该‘自律’。”
对于以奥买家为代表的采取自营模式和品牌入驻模式为主的电商平台,“自律”是相对容易的,而对于采用买手制的跨境电商平台而言,监管海外买手却并非易事;另外,在前几年的红利期,跨境电商行业出现创业潮,但不少跨境电商平台实际上是打着跨境电商的名头销售劣质商品。后两类平台将面临极大的冲击。“行业的整合是必然的。”刘丽萍表示,“以往大家拼的是价格,以后拼的是品质和供应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