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产业阶段分解为三步:Enabling Technology (参见以1957年八叛徒为代表的半导体行业)-->通用型硬件产品(1977年的AppleII)-->软件应用(1995年的Windows与互联网等)并且认为AI也会按照这样三步来走,那么:
第一阶段正需要真能让技术成熟可用的技术提供商比如英伟达与Mobileye。这种需求也会渗透到声音、视觉等不同领域。大前提是所谓的技术要具有深度和厚度,是硬科技而不是做个App那种技术。
第二阶段则需要新的具有大量级的产品,比如PC、手机、平板。这个时候产品公司会崛起但技术公司会变现。这就好比电脑开始爆发的时候,Intel其实是坐着数钱的。
第三个阶段互联网模式估计会重新爆发。因为品牌和技术上的共通性,在纯粹数据和算法驱动的部分则会出现赢者通吃:要么老巨头再现辉煌,要么有新巨头出现(不一定会免费),比如沃森这种智能可能既能干A也能干B。
互联网很像是IT行业60年发展的最尾声部分,所以也可以说互联网企业是坐收60年技术发展的红利。但很显然,人工智能不是互联网,也不是互联网的子集,去可以升级互联网。所以,我们并不能以过去15年间的商业经验,来判断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