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跨境进口商品,阿里全球速卖通是彻彻底底的出口,从“进口”到“出口”虽然只是名词的转换,但背后却透露出的是阿里的野心——那就是国际化输出和全球化扩张。
在全球速卖通之外,天猫国际和阿里国际站也是阿里巴巴对外全球化扩张的重要手段。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未来天猫还将带领国内外商家出海,将全球商品销售到东南亚乃至全世界。”
而除了此次速卖通发布的助力中国品牌出海战略,阿里巴巴最近在全球化输出上的举动也频次不低。
2月4日,阿里集团在墨尔本正式建立澳大利亚-新西兰总部。马云表示,澳新总公司成立是阿里巴巴集团国际战略最重要的一步,澳新总公司将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人民分享澳新高品质产品。在这之前,阿里还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在美国、印度入股了当地的电商平台,收购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
在今年3月22日,阿里巴巴又与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发展机构(MDEC)达成了战略合作,将联手在马来西亚打造中国之外的第一个eWTP“试验区”(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由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和被其收购的物流巨头lazada牵头,在吉隆坡国际机场打造一个国际超级物流枢纽,为中小企业跨境贸易提供物流、仓储、通关、贸易、金融等一系列供应链设施和商业服务。在去年9月,马云的这一理念还被写入G20公报,成为杭州峰会备受关注的成果之一。
与速卖通相似的是,阿里巴巴将在马来西亚打造的这个eWTP“试验区”,在物流方面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将是主要的物流支撑,而支付宝也将是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和金融手段,从而让阿里巴巴在物流、支付和金融方面全面接入世界轨道。
从2010年成立到现在,短短7年时间全球速卖通便实现了1亿的“小目标”,但在沈涤凡看来“这只是阿里巴巴和速卖通全球化的一个新征程”,随着物流和仓储体系的不断完善,再加上跨境电商环境的向好,全球速卖通和阿里巴巴的全球扩张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