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以很多以不同方式改变世界的人。而在这些人之中,最具科幻意义的人物非伊隆.马斯克莫属。31岁就跻身亿万富翁的他,连创业起点也和马云相似,然而他却选择了一条与商业大佬截然不同也更为疯狂的路。他梦想解决人类交通和全球变暖的问题,甚至还想在火星上建一个殖民地。《对话顶尖专家》栏目特别邀请到盛景网联合伙人王超,与我们分别从马斯克的商业梦想、他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家庭对他性格和发展的影响以及科技狂人背后的社会意义,来带领大家了解这位硅谷钢铁侠——伊隆·马斯克。
硅谷流传一句话:“我们本来要做的是会飞的汽车,但得到的只是140个字符”。大家知道,Twitter发文的长度限制是140个字符。这个说法暗讽硅谷的创新太软。想想也是,全世界这么多聪明人天天研究的都是怎么让人多点广告,Twitter的发文长度限制的确显得有点无聊、乏味、缺少刺激。
首先打破这个局面的是乔布斯,乔帮主,苹果凭一款手机让全世界惊艳。但不幸天妒英才,乔大神已经驾鹤西归。放眼世界,谁能接过乔帮主“硬创新”的衣钵呢?今天可以毫无争议地说,非伊隆·马斯克莫属。
电动跑车特斯拉,是他干的。电动车取代汽油车,将使车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算得上是改变世界的壮举吧。
设计时速达到800英里,大约1300公里,采用太阳能供电的超级高铁,从北京到上海1个小时,这是他干的,算得上是改变世界的壮举吧。
太阳能城市,solarcity是他干的,目标是使人类生活主要使用绿色能源,到2030年使太阳能占世界能源消耗的50%以上,真正的能源革命已经开启,算得上是改变世界的壮举吧。
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性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是他干的,这个公司的使命是“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人类不应该老死在地球上,应该离开摇篮,殖民其他星球”。这算得上是改变世界的壮举吧。
就在一周前,他又创办了一家名为Neuralink的新公司,进军脑机接口领域,研究团队主要由系统神经科学家和材料化学家组成,致力于通过将人类大脑与计算机连接起来,目的是在未来帮助人类抵御人工智能的侵犯。这算得上是改变世界的壮举吧。
这里说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大事业,都需要竭尽全力,绞尽脑汁去拼搏和努力,而且不要忘了,这些还都是商业行为,都需要靠赚钱才能继续。所以,如果说这是一个人同时操作的事情,简直不可思议。而事实上,伊隆·马斯克就是在这么干,而且越干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