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支付宝发布新版本App,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有两个:第一,原本位于首屏正中央、供用户发布动态的“记录我的生活”消失了,搬家到“朋友”。取代其位置的,是原本首屏默认只显示两行7个功能,在新版本中经过用户自己的编辑设置,可以扩展至三行11个。
第二,对首屏头部的卡包进行了大改版。新版本中,商家会员卡、优惠券、电影票机票和各类证件被分为“卡券票证”四类,更像一个功能清晰的钱包。
这意味着“高频”不再成为支付宝刻意追求的目标。支付宝班委俞峰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很多人说,微信支付的崛起,是高频打低频的结果。但真的是这样吗?PC时代,QQ也比淘宝高频得多,为什么支付宝的市占率要高于财付通呢?”
上述两大变化,映射的是支付宝年初定下的目标:不加码社交,回归商业和金融。去年11月“圈子”事件发生时,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率一众高管正在美国考察。在美国的最后一天,蚂蚁金服的高管开了一天的战略会。
2016年12月,支付宝事业群尝试班委制。2017年春节过后,蚂蚁金服召开了集团层面的战略会。几次战略会的成果,是支付宝决定回归商业和金融,以及在业务层面确立了“三要三不要”的价值观。
所谓的“三要”,就是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和客户;要只做别人不想做、不能做、做不好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要让数据成为决策的主要依据。业务“三不要”是:不要以牺牲信任感安全感为条件;不要上帝视角;不要没有取舍。
“支付宝有自己的使命,就是处理与钱相关的事情。”俞峰认为,“但此前一段时间,我们不够聚焦。经过战略会的讨论,我们思考的是,如果仅做一件事情,支付宝要做什么?结论就是未来很长的时间,支付宝的主业是处理与钱相关的事情。”
“当然用户在处理与钱相关的事情时,可能会牵扯到一些社交的因素,比如已下线的产品‘借条’、‘AA收款’,其实‘蚂蚁森林’广义上也是社交产品。但是,这些不是支付宝的主业,支付宝不能脱离了主业去做社交产品。”俞峰指出。
在支付宝的新版本中,卡包之所以与扫一扫、付钱、收钱一起放在首屏最显眼的位置,蕴含着支付宝商业棋局的布局。据悉,支付宝已在内测新版会员卡的功能,首次尝试线上线下打通。比如,用户在某品牌的线下门店办了一张会员卡,以后在天猫旗舰店也能使用。这样一来,支付宝卡包的功能性会得到增强,天猫会员体系也将渗透到线下。
新版支付宝首页的功能区默认还是两行,是否新增为三行取决于用户自己的需求和习惯,这个选择权完全在用户。俞峰指出:“我们不能再以上帝视角,替用户做决定了。未来,支付宝还将模块化,用户应该有打叉的权利,不想要的功能可以卸载。比如你不想要‘余额宝’这一功能,没问题,可以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