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完善功能抢夺用户 互联网巨头鏖战移动支付入口

 
2014-06-25 10:37:06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

        微信与微博移动支付争夺战又延伸到转账功能

        近日,据了解,微信上线了新版本,推出“好友间转账”功能,微信用户可直接向个人通讯录中的微信好友发起转账,每天限额为两万元。同时,新浪微博也正在测试微博支付转账功能,正式上线后将面向所有个人用户开放。

        “微信与微博都是以朋友关系为主的强社交平台,均要把自己的功能和特点最大化地发挥出来。目前,二者均已经开通了支付功能,而支付应用中重要的一步则为转账功能,开通转账功能是一种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而二者最根本的意图还是在于抢占移动支付用户,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多位业内人士指出。

        今年以来,各大移动互联网公司主要集中在移动电商,而银行体系(银联、运营商)则主要瞄准NFC近场支付。艾瑞咨询分析师李超指出,近年来,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很快,但主要的推动力来自移动电商,因而互联网公司收益会比较大。然而,NFC是各界广泛看好的一种支付方式,未来肯定是一种发展趋势,也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支付之后的下一个爆发点。

        微信新增“好友间转账”功能

        继向公众服务号开放支付功能之后,微信新版又上线了好友间转账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刚在6月初全面开放支付功能的微博,也正在测试微博支付转账功能。新浪微博支付转账功能是和支付宝绑定,支持支付宝与银行间转账功能,按计划近期将上线。

        “新推转账功能其实是对自身功能的一种完善,微信和微博均需要把自己的功能和特点最大化发挥出来。而好友转账功能可以说是很好的一个挖掘点。现在好友之间只要有资金交易发生都会去转账,等于说把朋友圈之间转账关系给最大化发挥出来。总之,基于社交长处和特点,完善这种转账功能是必要的。”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李烨指出。

        微信与微博这两个产品背后都有支付公司,而支付是所有互联网企业进军互联网金融大行业很重要的第一步,目前已经把支付功能开通,然后支付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转账。年初,微信红包积累了大量用户,用户对微信红包转账使用频率要比较传统第三方支付方式高,因此微信推出转账功是适应市场化需求。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部助理分析师钱海利称,微信与微博都属于目前粉丝聚集量比较高的社交网络,二者先后推出支付和转账功能,背后是腾讯和阿里在移动支付上互掐,最根本的意图还是在于抢占移动支付用户,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

        NFC支付或成下一个爆发点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Q1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328.8亿元,环比增长112.7%。其中,移动互联网支付增势迅猛,占移动支付整体比例已高达98.5%。

        据统计,增势主要来自互联网支付,源于两方面:一是第三方支付企业越来越看重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重磅推出如打车等场景应用,增加用户数量和黏性;二是个人用户端移动互联网支付习惯已经逐步养成,并有支付习惯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的趋势。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的量级逐步扩大,其增长率有减缓的趋势。短信支付基本趋于稳定,市场份额下滑;近端支付市场尚处于基础环境建设和用户培养阶段,增长乏力,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实际上,除微信和微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外,进入2014年,银行、银联和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如中国银联提出,希望与产业链各方全面推进合作,其将陆续推出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作的手机移动支付平台。不过,它们更侧重于布局NFC近场支付。

        “微信、微博及支付宝钱包这类其实是代表了远程支付的方式,以移动互联网联网为主,用户容易接受。”李烨称。

        “目前,远程支付遥遥领先NFC近场支付。NFC今年也在不断变化,但明年能否爆发,还需看银行银联运营商之间的参与及推广力度,因为产业链很复杂。如从运营商角度看,需要对手机生产厂商,芯片设备厂商有非常好的控制力,从银联角度看,需对所有的终端进行高成本改造,需要花资金和时间去推广使得用户接受,这么长的产业链中每家能获利多少,付出多少?NFC如果爆发起来,需要银联与运营商各自分工协调,共同处理产业链。”李烨指出。

        钱海利也认为,未来移动支付将出现百家齐放的局面,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培养也可以嫁接更多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至上,虽然很多企业布局移动支付本意是增加功能,方便用户,但用户关心的资金支付安全,企业布局移动支付的前提应该是保证资金安全。NFC支付目前还处于开始布局阶段,涉及的中间商较多。

        不过,李超向记者表示,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很快,但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移动电商,这一轮移动支付的竞争中互联网公司的收益会最多;而对于银行、银联等移动支付由于没有丰富的移动购物场景的加入,略显劣势。而移动互联网公司之所以不使用NFC,是因为本身没有那么强大的物力、财力、人力和资源优势,难以搞定整个庞大的NFC产业链。

        李超认为,未来NFC肯定是一种发展趋势,是各界广泛看好的一种支付方式,当大家更加关注资金安全性和便捷性时,它代表一种新的支付手段和技术甄别,有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支付下一个爆发点。(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返回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