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线下大卖场难道不应该向O2O转型?

 
2016-10-17 16:43:11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尼尔森最新出炉的《2016年度中国卖场超市购物者趋势报告》研究显示,过去一个月去过便利店或网购的渗透率分别从去年的32%和19%上升至38%和35%。调查还显示,网店产品相对较低的价格对消费者购物产生的影响同去年相比有大幅提升,从去年的42%跃至今年的61%,方便比价因素从去年的41%上升至今年的56%,同时,54%的消费者出于可以送货上门的服务而进行网络购物,这一数字在去年为42%。与此同时,随着可选择电商渠道的增加,消费者也变得越发精明,他们会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来关注不同的电商渠道带来的不同受益点进而选择不同品类的商品和服务。
 
表面上看是消费者被电商和便利店分流了,实际上呢?
 
没跟上城市社区化的步伐。近两年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是以旧城改造和城市面积扩容为特征的,传统小区正在被越来越多交通便利、设施配套齐全的高层住宅新区所替代,城市的人口正从传统商业中心向社区分流。据调查,在2015年,因为地理位置方便,19%的消费者表示在6个月内曾光顾过新开的或不同的卖场/超市。便利性是消费的一大趋势。便利店涨势良好也是因为迎合了消费者的这一诉求。大卖场没抓住建立社区便捷购物渠道的机会,就无法提供方便人们生活的多元化服务。
 
移动互联网传播跟进缓慢。调查所在社区的居民信息需求,超市的海报与促销活动是社区居民很关心的内容,但是这个社区内国内知名连锁超市的公众号已经连续9个月没有更新,海报也只做了两期电子版,现在此卖场的促销信息还是延用传统的卖场自取海报,这就阻断了年轻消费者和大卖场信息沟通的桥梁。
 
会员数据化营销的深度开发不足。大卖场还沉浸在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售卖的数据营销故事中,殊不知电商平台早就根据消费者的浏览习惯实行了千人千面和相关产品和店铺推荐。在信息化的利用方面,卖场是大大落后于这个时代了。近年随着线上流量的枯竭,纷纷传出电商平台向线下发展超市和卖场的消息,但线下的大卖场坐拥最详细且有实际购买行为的会员购物数据不作为,真是让人感觉像极了“抱着金碗饿死的懒媳妇”!
 
经营品类转型升级不利。数据表明21%的便利店消费者都会购买鲜食,而现制餐食占到整体鲜食销售额的71%,现制冰淇淋和饮料占29%。鲜食服务不仅极大满足了当今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与鲜食搭配购买能也为便利店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但任何一个大卖场的生鲜区域与熟食贩卖区域提供的货品都比便利店多,但和便利店相比,大卖场经营品类上不够用心,无法提供加热快餐的设备,无法提供吃快餐的场所,熟食售卖区更是远在卖场中央,结账不方便等。另一个例子是,针对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大卖场中高端产品类别和海外购产品SKU不足,专属陈列不集中,场地也小。
\
对主力消费者行为习惯研究不足。目前超市购物的主力应该是以中青年人为主的中产阶级,他们基本不参与早上特价鸡蛋的抢购,大多也不关心价格,他们更加关注大卖场产品的新鲜、卫生和健康。他们对便利性的要求也很高,不太喜欢排队,习惯在网上下单送货上门。大卖场和便利店、网上超市相比,在产品的品质、体验和新鲜上有明显优势,如果服务到位,价格相差不大,中产阶级仍愿以大卖场购物为首选。但大卖场目前老套的促销活动、糟糕的购物体验,使其正在逐渐失去这一主力购物人群。
大卖场,再不改变你就出局
 
本地化采购体系未形成。生鲜产品和本地化产品是近年一些国内卖场生存的法宝,随着城市化的进展,集市退路进厅,超市作为最大的受益方却鲜少作为,每个大卖场的产品大而全但本地化产品开发仍是不足,卖场自营品类只是在低价上做文章,缺乏特色与创新,对消费升级和消费分层的需求无法满足,在上游供应链的开发上投入也少,本地化采购体系无法满足消费者求新求特的需要。
 
缺乏与消费者日常沟通方式的创新。大卖场只是以促销、会员优惠为主力的沟通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互动、便利、多样化购物需求。大卖场让顾客逗留的时间太短,顾客的孩子得不到更好的看护,家庭主妇缺乏对食品卫生和烹饪常识的了解,年轻人也无法通过线上渠道得到更好的消费建议,更不用说针对消费者的购物特征提供适合的产品了。
\
不主动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产业联盟。线上电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常规产品和爆款占有大量流量资源,对于创新产品和特色产品推广乏力,大卖场渠道仍是厂商推广新品扩大品牌知名度的良好渠道。店中店推广,主题促销活动,新产品展示活动仍少不了大卖场。但近年大卖场对上游供应商仍不降扣点和费用,拒绝多元化的合作方式,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迫使很多厂家退场。
 
缺乏多元化的购物体验。很多大卖场不提供上门送货服务,支付方式上没有开通支付宝和微信结算;顾客没有休息区,没开通免费Wi-Fi,熟食区没有堂食场地等,购物体验糟糕。
 
购物环境需要升级,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样看来, 作为线下模式存在的大卖场难道不应该转型O2O完善自身?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