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实施初期,业界曾担忧企业会因此肩负更沉重的成本压力,所以跨境电商格局生变的问题一直都是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直言,短期来看,新政确实对过去利用差价发展的中小型跨境电商和个人海外代购产生了不小的资金压力,但这也令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行业整合的“机遇期”,促使市场优胜劣汰,并且从松散的状态逐步向规范的状态转变,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随着新政的出台,市场已愈发规范起来,各地企业将实施更标准、统一的缴税标准,在这种背景下,那些相对正规、规模较大的跨境电商平台正在逐步显示出更突出的比较优势。”赵唯真指出。
白明特别提到,新政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中小电商企业将走向没落,这类企业可以利用自身所在领域更精细、更专一的优势,在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特定消费等方面寻找新的盈利点。
而赵唯真更直接地表示,业界对于新政会为企业“加税”的说法,其实指的是对此前不规范的税收优惠形成冲击。有业内人士直言,过去某些地方电商政策相对宽松,执行10%的行邮税的同时会以各种方式为企业返税,因此这些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实际被执行的缴税比例普遍不足10%,而这实际上属于打政策“擦边球”的行为。
“新政实施后,部分原本跨境电商税收环境相对‘宽松’城市中的企业,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也会影响其他企业在当地落户的积极性,但对于北京等原本税收政策就执行得相对严格、优惠政策也比较谨慎的地方而言,不论是短期还是未来,跨境电商将进入加速增长的区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跨境电商平台已经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约20万家。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