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各大电商的额竞争中,虚假价格屡禁不止,问题根源何在?
首先在于机会成本,在违法行为并非个案时,惩罚力度并不大,这样对商家的行为其实很难构成约束。
其次,目前监管往往以行政监管为主,这还是一种从上到下的监督,如果可以依赖消费者自主维权甚至诉讼,也就是从下到上的监督,那么也许对于商家的约束力更大。
第三,在商家而言,虚假降价即使逃过了处罚,也可以带来一时收益,长期来看其实是在透支商家信用。对于顾客来说是糟糕的用户体验,对商家来说,其实长期成本巨大。
长期来看,解决虚假价格,关键不在于营销行为,更重要的是电商竞争的战略模式的转变与中国电商行业的转型。
从各类报告来看,电商行业目前也开始有增长停滞的趋势,一方面,网购网民数量等指标开始呈现增长平稳的迹象;另一方面,电商销售额增长率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突飞猛进。
这表明电商行业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这个时候竞争格局必然出现新的分化以及深度整合,价格不应该成为唯一指标,线上和线下更好的用户体验将是未来的竞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