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校园O2O的学生痛点,并非来源于单量多或送货快,其胜负手的指标只有一种顺序,依次如下:高性价比的可持续性,并且在超高频的产品里打稳定可持续的价格战;具备支付的高度自由,也就是无需直接支付的信用付费;场景的多元化,一线人员的场景攻略创意随时随地,任意场景即可销售;细分学生群体的品类定制,定制学生产品将是重要的利润来源。
此外,在人性的决策方面,决策越短,价值越低,为了单量,导致小店主模式的平台方必须压缩客单价,无稳定的仓储存放处,更加紧了快速决策的催化,也意味着客单价只有维系低的标准,才可保持单量,确实无法再次创造更长节奏的场景,也就是无法创造更长的链条来维系盈利补给。
按照国内平均大学生月生活费1500元来计算,据笔者调查,其中花费比例为500元的零食,700元的生活服务类,如电影、住宿、旅游等花费,剩余300为其他费用。校园O2O以快消品、零食等为切入口,按照全国将近5000万的大学生计算,千亿市场规模不在话下,如再衍生至生活服务等市场,那可想市场前景之大,所以校园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未来在3个月之内,校园领域里或将出现一到两位的胜者,而从模式的解析来看,轻模式除了鸡血之外,也难以维系稳定的商业雏形,校园O2O厮杀还是需要有供应链的根基。对于从事校园领域的企业来说,唯有专注高频、极致营养、口碑价格以及快速迭代才可破局而出,特别是口碑价格,更涉及社交口碑的梯度,所以价格也应有梯度之分。此外,对于目前校园市场的情况来看,胜负手第一指标依然还处于模糊之中,所以谁第一时间拥有了自己超高频产品的定价权,谁就先占了第一个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