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一则关于处理返利返现欺诈行为的公告发出,顿时在朋友圈里炸开了锅。电商的存在原本是本周方便消费者的心态,结果却被不良商家变成牟取暴利的平台,实在是有违商道。
有为之一振拍手称快的,有自以为打着擦边球战战兢兢的,当然赶着潮流做“消费商”,结果痛诉平台被封的也大有人在。
其实微信这一次也做了一回标题党,认真阅读文章,我们会发现这一次官方披露的被封平台,无一不是打着买多少返多少的旗号,其返利之高甚至超出了商品本身价格的几倍,其返利周期之短堪比抢银行的速度。
让我们蒙住那巨大的收益不看,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分析一下这样的返利模式。你购买一个商品返给你的利益都高于了商品本身,平台的利益从哪里来?就算他是公益性质,为了“普及大众赚钱知识”而来,那总要运营成本吧,成本从哪里来?
就算平台背后都是一群“机器人”,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不要钱,那你的高额返利总也要来源,若不是平台本本身是印钞厂,那只能是从和你一样的大活人身上来了。
或许你还要安慰自己,他们是拿了我们消费的钱去做高收益的投资,然后返了点利息给我们。那我们来看看其返利周期之短,已经远超出了正常的投资。
那么平台如何给你高额返利呢?我想除了抢银行和炒地产别无他法。可是抢银行也是有风险的啊,那不好意思,平台只好等到资金池已经达到获利的最高临界点,卷着你发展的下线(一般是亲朋好友)交来的钱跑了。
这种历史比你年纪还要大的庞氏骗局你也相信,那我只能说:傻的让人心碎!
虽然三级分销商并不都是这样的骗局存在,但到底是伤了根基,以后想要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几乎被抹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