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历经创业和资本寒冬的母婴电商行业,或正迎来新的发展拐点。
“母婴电商发展初期,很多人认为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我认为主要受益于用户从PC到移动端的迁移。但这个红利在过去的两年特别是今年,明显地消失。现在电商获取用户的成本是2015年的2倍,2014年的5倍。”某网站创始人兼CEO说。
对此,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姜皓天表示赞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失了,流量的成本在快速增加,线上用户的获取成本持续走高,这是目前母婴电商界遭遇的共同问题。”姜皓天认为,据此引发的资本寒冬至少还要持续一年时间。
寒冬中的“幸存者”处境确实艰难。“虽然母婴电商消费频次高,但一直存在着毛利过低、用户周期短、留存难度大等问题。”张良伦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促使一批依靠跨境、标品起家的母婴电商快速崛起。但奶粉、纸尿裤等产品的价格透明、用户黏性低,是典型价格敏感产品,这就造成了用户消费周期短等诸多问题。
如何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则是母婴电商必须面对的“成长烦恼”。前不久,央视财经《消费主张》通过京东商城、麦乐购进口母婴商城以及蜜芽进口母婴限时特卖网站等购买了19个品牌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检测结果显示:19种海淘奶粉,有8个样品的铁、碘、硒、锰实测值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样品不合格率达到42.1%。
“发展到现在母婴电商行业格局初定,比拼已经进入‘下半场’。资本寒冬背景下,大家开始关注真正的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张良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