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先前的60余部网络电影下架,是题材上、内容上含有封建迷信、同性恋倾向,不利于传播。而此番声势浩大的下架行动,总局无疑是快刀斩乱麻,将网剧、网络电影的审查标准与电视剧、院线电影看齐。没有在总局的备案登记,一律通通下线。
回想起总局的一系列动作,皆是有迹可循。
16年12月7日广电总局聂辰席局长在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表示“对传播淫秽色情、无节操无底线内容的,一定从严管理、依法打击,决不手软。”
16年12月16日总局颁布,今后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上传播影视内容、视频节目同样纳入监管,且需要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6年12月19日发布网络试听节目需备案的紧急通知。投资超过500万的网剧或投资超过100万的网络电影都需要进行备案,且备案登记需填写不少于1500字的节目内容简介与不少于300字的思想内涵。
总局早已从先前的“虚张声势”, 强调备案程序流程,强调自己打击淫秽色情、无节操无底线内容的决心,变成威力十足的行动派。网络剧、网综、网络电影三兄弟,正一步步地被招安,落入正规军阵营这个甜蜜又诱人的圈套中。
“编制”内的网大是优点全失?还是进阶升级?
那么,广电爸爸如此大刀阔斧地整治网生内容市场,对网络电影而言,是否意味着网大原先门槛低,拍摄程序简单等优点全无呢?当总局大刀终于落下,于网大片方而言,被纳入正规军究竟是喜是优呢?
笔者认为:
首先,总局管制网络电影,行业规范制度化,利于网络电影健康发展,更是大势所趋。
纵观网络电影的野蛮生长,从15年的一部《道士出山》分账两百万,到头部网大《山炮进城2》分账近两千万。短短一年内一部单部影片,就有了10倍的增长,说明网络电影在体量上和质量上都完成了进阶。
而在进阶过程,发生的诸多负面事件,如《宝宝不哭》网大遭全行业抵制,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被疯狂蹭IP等这些恶性事件,均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将网络电影的口碑降至冰点。
事实证明,乱象丛生的网大市场,平台自审自播的体制只适用于网络电影发展的初级阶段,早已不适用于如今的市场。网络电影需要被管制,更需要摘下粗制滥造的大帽子。
其次,所谓总局一插手,网络电影门槛低、回本速度快、题材宽泛等优点将全无,早已是过去时。
16年网络电影哪里还是门槛低,成本低,票房高的市场啊。在《2016年中国网络大电影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下半年,制作成本为50万以下的网络大电影占比预计仅为5%,50-80万之间的网络大电影占比为55%,150万以上制作成本网大占比约为10%。所谓门槛低,成本为50万以下的网大早已被淘汰出局。
而关于题材内容上的优势,若是以隔靴搔痒的软色情为利器,大胸美腿、吻戏、脱件外套,随后镜头一转,剩余内容自己yy的套路,观影标准逐年飙升的网友并不买账。若还做着蹭个IP,稳赚不赔的春秋大梦,爱奇艺的禁九条、搜狐的七大禁令,早已将你拒之门外。
而关于可能在总局管制下,网络电影失去新奇特的优点,笔者认为无需担心。近年来,院线电影尺度、题材上也不断放宽,《烈日灼心》的上映,《湄公河行动》中多句包含脏话的台词。更有韩庚主演的某同性恋影片已通过审查,说明总局正在慢慢跟随时代,根据市场需求,改变风格,不再是一派老古董作风。所以,无论是古装穿越喜剧题材网大,还是改编名著的网大,笔者认为这些尺度总局完全hold住。
最后,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行业逐渐规范化,吸引了新鲜实力的入驻,从而加速了网络电影的良性发展。
从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将开拍网大,到《功夫机器侠》在网络院线与CCTV-6同时上线,连影视公众大号,拥有粉丝数量在10万以上的毒sir也正在筹备网大。现在的网络电影市场是个开放、多元、多方势力进行角逐的地方。毕竟看烂片太无趣,好片扎堆,才是网友喜闻乐见的。末尾,笔者想对片方说,影片下线了不要怕,有好内容在,谁也不能挡住你的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