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业界认为是植保无人机的元年,植保类农业机械成为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支持对象,而且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期性短缺,未来5年也将是植保无人机的快速渗透汽。2016年全国植保无人机预计在10000架左右(有一部分是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做展示,并没有真正在飞),2017年预计新增长15000架,共计达到25000架,未来植保无人机市场将达到千亿级。

现在市面上存在的植保无人机企业有几百家,但是大多都是系统集成商,即不具备自主研发飞控、电池、电机、电调等配件的能力。而飞控系统作为无人机的“大脑”,可以算作植保无人机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并且飞控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进入壁垒降低主要得益于飞控技术的开源化、主要零部件的通用化。虽然工业级无人机飞控也有开源的趋势,但是消费级无人机更像是手机,而工业级无人机则类似于汽车。工业级飞控需要经过更加严苛的测试,在功能和寿命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国内可生产成熟的行业无人机飞控的企业仅有不到10家,而只有掌握了核心的飞控技术,并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进行功能开发,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稳得一席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