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证监会就已经在准备注册制的事了,但是因为如果一下子放开,直接按照注册制来搞,怕是整个A股IPO市场又要被玩坏了。所以证监会就采用了一种迂回策略,在核准制的掩护下推行注册制,就是只要公司没有重大问题,控制IPO价格,控制IPO融资规模,先上市再说。
但是对企业来说,IPO是用来融资的(另一个通俗点的说法是圈钱)。
结果被证监会这么一指导,企业虽然上市了,但是没有融到太多的钱。千辛万苦冲上市,不给圈钱,这游戏还怎么玩...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上市公司就把目光放到了再融资上面。
数据统计,2013年再融资规模约3700亿,2014年再融资规模约6900亿,2015年再融资规模是1.34万亿,2016年这个数据就到了2万亿的水平,几乎都十倍于IPO。
所以说IPO什么的,真的弱爆了。
也就是说,每一个赴中国资本烧烤盛宴的客人,是吃两顿:第一顿,IPO。第二顿,再融资。两者相加,才是每个客人的食量。
对企业来说,IPO不够的,再融资来补。一开始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市场的过多关注,最近因为媒体的报道,市场也逐渐认识到了再融资原来才是改变市场供需的最大元凶。
果不其然,证监会马上对再融资也下了杀手。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了再融资的新规:
1.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
2.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包括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
3.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