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溯因:文化类综艺缘何集体“回春”?

 
2017-03-03 11:17:57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自《百家讲坛》以来,文化类综艺已经沉寂多年,为何突然在今年“咸鱼翻身”呢?文创资讯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

1、新颖的节目形式

相较于早期的益智问答节目,这三档节目更契合“慢综艺”的制作理念。尤其是《见字如面》和《朗读者》,都抛弃了繁琐的节目环节,采用了最简单的“朗读”形式。一个人,一支话筒,一段美文,就足以呈现一个个真挚动人的中国故事。这样“接地气”的节目形式,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

《中国诗词大会》不但在竞技部分加入了“飞花令”等有趣环节,还加入了嘉宾和主持人阐释诗词内涵的环节。紧张的答题环节,与嘉宾对诗词的解读相结合,让节目有张有弛。观众在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渴求

在当下,虽然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原创节目却少之又少。近几年来,霸屏的综艺大部分都是“综N代”,如“跑男”、“爸哪”、“歌手”,难以给观众带来惊喜。即使是新兴的综艺节目,也难免落入过度娱乐化的泥潭,往往以堆砌明星和炒作话题来博人眼球。

在这样的综艺环境中,《见字如面》等节目就成为了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这三档节目没有华而不实的包装,没有繁琐的节目环节,却能让观众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些节目的热播,折射出了大众对于文化的渴求。这种需求一直存在,只不过被过度娱乐的综艺环境暂时遮蔽了。优质文化类综艺出现后,这种需求就被释放了出来。

3、节目中蕴含的真情实感

在感受到文字之美的同时,这三档文化类综艺同样“以情动人”。对祖国的满腔热血,对爱人的满心柔情,对亲朋的真挚叮嘱……在节目中,几乎展现了大千世界的各种真实情感,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见字如面》中蔡琴动人的爱情故事,黄永玉对曹禺真挚的“批评”,《朗读者》中心态仿如少年的96岁翻译家许渊冲,在战火中迎接无数新生儿的无国界医生,都引得观众热泪盈眶。在《诗词大会》中,虽然极少讲述参赛者的人生故事,但他们对诗词的爱同样动人。

4、新媒体时代的口碑发酵

《百家讲坛》盛行之时,中国还处在传统媒体时代。一档节目的口碑好坏,除了见诸于报端和电视荧屏,就只能依靠口口相传。步入新媒体时代之后,一档节目的口碑可以借助新媒体渠道,迅速传播开来。《见字如面》等三档节目播出后,引得各大自媒体平台争相报道,迅速打响了这些节目的知名度,放大了节目的社会影响,从而获得了更广阔的受众面。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