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中就包括质量检查抽样。
实际上,解决电商维权需要先行解决网上抽样难题。“过去我们是针对某一家生产企业的产品实行抽查制度、到仓库里、到生产线、到商店里抽样。而网上抽样比实体企业的批量要大得多,同类产品可能要上亿件,各种产品品牌都在里头。解决了抽样和取证的问题后,才能进一步解决消费者维权问题。” 刘平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了网上抽样的部分难题所在。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质检总局第133号令《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和工商总局第61号令《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都对抽检结果处理有明确的规定和操作手段,但对于电子商务流动性、跨界性、隐秘性等特点,二者对线上抽查结果的后处理,都缺乏操作性。
“在目前的情况下,买样抽查的数据,只是作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 大数据库 中的一部分,适宜在 大数据 技术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判断,形成预警通报并发挥作用。”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在刘平均看来,电子商务保障主要体现在质量成绩方面,按照国际惯例的规则重点解决监管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为消费者防治伪劣产品的伤害提供规范标准的防护,需要电子商务企业来共同遵守。
“消费者维权最主要的一个国标就是产品可追溯。即凡是进入电子商务的商品,必须实行全程追溯。对消费者来说,买到假冒伪劣,有投诉以后就可以追溯是哪个商户,哪个平台购买,哪个企业生产,哪一批产品等。”刘平均表示,进口商品可追溯到代理商,由代理商追溯到国外的生产企业,这也是国际国内一视同仁的国际标准。
“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国外的一些专家提出相关方面问题,国内及美国的专家今年将形成共识。同时,现在我们正在争取成为电子商务交易保障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秘书国家。”刘平均介绍。
据了解,在和其他相关国家形成共识后,中国将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联合提案,请全世界的156个成员国家来进行投票,以便于将来来主导电子商务交易保障的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