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017年,中国创投领域能够拿出来的项目,也就共享单车了。因此,仅在年初共享单车一个创业领域,就吸金了数十亿甚至更多的资金。伴随着融资大踏步前进,外界一直期待的互联网属性公司惯用的补贴手段,随着摩拜推出的现金、可提现的“摩拜红包车”,算是拉开了帷幕。
稍微搜索下新闻可以发现,趁着这波“补贴”带来的舆论效应。摩拜单车市场占比超过竞对X.X倍,用户规模达到X百万的PR稿贴的全网皆是。可以说,上一波ofo靠着库克带来的光环效应在舆论上占了把上风,靠着大众喜闻乐见的“红包效应”,摩拜算是扳回了一城。只是不知道ofo后面会不会因为竞争而跟进,如果真是如此,以后我们大街上就非常有趣了,一大批跳广场舞的大妈会加入到骑单车的“新潮”。
抛开补贴的假象,单单讨论“红包车”策略的本质,还是很有价值,因为“红包车”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共享单车运营难得困境。我们先来看一下“摩拜红包车”具体细节,近日摩拜在北京、石家庄、济南、南京等地相继推出这一模式,相关城市的用户只要打开摩拜单车APP,除了可以看到周围可供使用的摩拜单车外,还有可能发现红包图标,也就是最新上线的“摩拜红包车”。
摩拜用户可以通过GPS定位找到“摩拜红包车”并解锁骑行,有效骑行超过10分钟,即可获得双重奖励:不仅2小时内骑行免费,更可以获得最低1元、最高100元金额的现金红包。用户领取的多个红包余额将自动累积,超过10元时即可通过支付宝提现,后面还会开通微信提现的功能。
虽然官方给予的口径是一种游戏,鼓励用户多骑单车,但结合当下共享单车的乱象,本质来说就是靠红包驱动,来消解共享单车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前些日子很多媒体报道过,部分重要的公交枢纽数千辆共享单车堆积在一起,成为阻碍公交畅通的祸患。如果靠雇佣人力来解决,成本有多高也就不赘述了,如果能够靠“小额”红包(100元奖励基数会很少,噱头更足),让用户做免费的劳力,把单车从聚集地骑走,可以很好地缓解压力。
可以说,红包车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补贴拉用户,也不仅仅是营销手段,是掺和多个目的的综合产物。从发展来看,未来红包车如果成功的话,不排除指向性的任务,比如把某些运营时间长进入维护时间的车塞进红包,引导用户骑行到指定的维护地点这样的做法。只要做的好,确实很好地解决了满地共享单车,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折中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