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生鲜电商难做,是因为不懂其痛点和系统挑战性

 
2017-04-05 10:41:10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两年生鲜电商从业者对生鲜电商痛点及其信息系统挑战性的总结。

\

生鲜电商难做,是大家公认的。虽然难做,但是其3%的行业渗透率、高达万亿的市场规模、高消费频次、刚需的特性,吸引了大量的公司投身于生鲜电商,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探索。

然而,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在4000家生鲜电商中,7%巨亏,88%略有亏损,4%持平,1%盈利的现状。平常大家说生鲜难做,主要还是从商品、运营等方面来说的。其实生鲜电商的信息系统,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要说生鲜电商信息系统的特点,就得先搞明白生鲜电商业务上的特点或者说业务上的痛点。归纳总结如下:

下面对每一个痛点做详细说明:

品类导致的供应链差异大

从供应商的选择上说,对于预包装的商品来说,供应商规模相对比较大比较成熟,在商品质量、供货稳定性、订单满足率等方面做的比较好。

但是对于如蔬菜、原产地水果等类似的商品,一般都是小规模纳税人,在商品质量稳定性、供货稳定性、订单满足率方面都起伏很大。

有些方面也不是商家能够把握的,比如很多商品是看天吃饭、很多商品也取决于商家的产能等。在商品存储上来说,差别就更大了,在仓库,你至少得有-18度以下,-18度至0度,0度至4度,4度至8度,8度至12度,12至16度,常温等温层,有些温区还区分不同的湿度。

同一商品在不同的软硬度、不同的存储条件下商品的保质期是不一样的。

在商品配送方面,有些商品需要冷冻,有些商品需要冷藏,有些商品需要保暖,有些商品需要常温;有些商品重,有些商品轻;有些商品有气味,有些商品怕气味;有些商品异形,有些形状规范;这些都导致使用包装物多,使用填充物多,使用冷媒多。

有些配送公司只能做常温商品配送,有些公司只做冷链配送,冷链配送的区域也有限制,这些导致商品的配送区域的选择也非常复杂。

区域性强

区域性强主要体现在每个区域的人的消费习性是不一样的。比如北京的分量大一些能卖掉,但是同样的商品,到上海则需要小一些的分量。北京消费的牛羊肉要多一些,而上海消费的鱼虾等则多一些,这导致了必须有本地化的商品选品与运营团队。

另外,生鲜商品储存要求高,配送要求改与配送范围有限,商品想要销售到哪里,则必须在哪里有冷库与冷链配送,导致了企业运营的成本非常高。

行业分散

首先是商品生产者分散,特别是原产地的商品,生产者一般都是农户,分布在全国不同省份,买手需要到产地考察,同时需要跟不同生产者交易,不同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不一样,导致采购成本非常高。

其次是流通商分散,现在全国还没有一家运输商的冷链能够全国直达,商品会经过不同的运输商,最后到达各个城市的蔬菜水果集散中心,导致损耗高、商品运输时效很难保证,并且还不能门到门服务。

损耗大,物流成本高

现在国内的仓库,要么就是大冻库,要么就是常温库,很难满足生鲜电商对仓库多温层的要求,电商往往需要自己建设冷库。

运输、配送的冷链供应商很少,可选择性比较有限。这些不满足需求的仓库、运输及配送环境,导致了高物流成本及商品的高损耗。

产品标准化困难,用户体验成难点

消费者的标准非常高,包括新鲜、美味、绿色、有机、无污染、原产地直供、极速送达等等,然而,生鲜属于非标品、易腐品,导致以上高标准很难达到。

比如,同一个品种的苹果,分别种植在山西和山东,不同产地的土壤、水肥、气候、光照、湿度都不一样,导致其酸甜口感、营养成分、形态颜色、尺寸大小等都不尽相同。

即便是同一棵树上的苹果,月初和月末采摘的也不会完全相同。有些苹果表面光鲜,其内部却是黑了心得。

电商企业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使用测糖度的仪器,使用测硬度的仪器,使用测内部是否发黑的仪器。即使这样,还是居高不下的客户投诉,极大的影响了客户体验。

线下营销效率低

现在的线上流量非常昂贵,所以现在的生鲜公司都通过社群营销、内容营销、线下扫楼方式营销,CPS,病毒营销,其他电商平台开店,跟各种大集团内部福利网站对接,通过企业销售转化,社区团购,类直销返佣等各种市场部人员能想到的方式来寻找客户。

线下扫楼方式营销需要消耗大量的公司人员,同时客户转化率也很低。

食品安全

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是一直困扰我们中国人的一个让人切齿的问题。目前很多生鲜电商都号称会对自己采购的商品做仪器检测,但其实就是一种宣传而已。

也有很多公司确实买了仪器,但是却一直没有使用起来,仪器上都覆盖了厚厚的灰层。不是他们不想这样做,而是这样做的成本实在太高。买仪器要钱,仪器需要占用空间,检测还需要人力。

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所以生鲜很多公司都是宣传而实际是没有这么干的。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春播科技确实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他们在仓库里建立了实验室,采购了日本公司的实验设备,配备了食品专业的人员,聘请了食品检测及标准制定方面的专家,基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了两套标准——春播品控和春播BEST,对不同品类的产品进行不同项目和频次的检测,检测结果全程可追溯。

当然这也确实增加了生鲜公司的成本,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又如何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呢!

行业链条长

从农产品的种植,到种植过程,到最后送到客户的餐桌,都要求全程可追溯。要做自有品牌,需要找工厂加工,要想保证产品质量,需要自己提供各种物料,包括各种调料等,同时还需要监控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的使用情况。要想好的客户体验,还需要组建自己的配送公司。

总之从开始计划种植,到商品送到消费者的餐桌,都需要你监控与管理,这是一个多长的链条!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