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术革命”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都是一次机会,新老交替的过程中,却始终存在这样一批工具类产品,他们迎合时代“弱项”而生(或者说被时代选中),曲线弥补当时的技术缺憾爆红,但最终又因技术进步被迫转型。互联网时代的刚需品迅雷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WiFi万能钥匙也逃不掉。
速途网曾关注互联网老兵“迅雷”,我们现在可以定位他是宽带技术革命的附属品;而随着4G普及、流量资费下降、公共WiFi成熟以及5G可预见的强大能力,WiFi万能钥匙,也开始感到危机。
时钟调至2016年6月。当时的WiFi万能钥匙公开宣布,总用户突破9亿,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人,在国内用户量仅次于微信和QQ,风光无二,雄心满满。
但如今,WiFi万能钥匙的关注度,开始出现下滑。
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到,近半年来,WiFi万能钥匙搜索指数呈波浪式下降。
ASO114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在安卓手机上,WiFi万能钥匙的装机量起伏较大,相对比之前来看,用户持续剧增的现象已经不在。王兴所说的人口红利消退,在工具软件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另据速途网对50名WiFi万能钥匙用户的调查发现,使用频率降低,具有普遍性。“抛开家和公司,其实很多公共的WiFi已经很成熟,况且现在流量越来越便宜,蹭WiFi的习惯越来越淡了”,一位受访者表示。
此外,一些媒体对于WiFi万能钥匙与用户隐私话题的渲染,也对一些用户的忠诚度形成了影响。早在2015年3月,央视就曾报道称,WiFi万能钥匙虽可帮忙蹭网,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下载软件的用户,会默认将链接过的网络WiFi密码公开,甚至不需征得主人同意。这样网络内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很可能会被监控,窃取你的各种密码。同时,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也曾就WiFi万能钥匙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取证。
最终,WiFi万能钥匙发声明称,所有密码都经过用户同意分享,用户可随时关闭分享,或选择不分享。WiFi密码在传输和服务器保存时,都是采用了128位加密后的密文。用户在登录热点时,黑客并不能毫无障碍地进出手机,其他用户在使用软件时,云密码在手机本地保存,连接成功后即被删除。
但是,经此一役,可以视作退烧的节点。这种退烧是可预见的,也是必然的,显然WiFi万能钥匙也预见到了这一趋势,阵痛期开始了,WiFi万能钥匙,立刻开始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