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era所能切入的市场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市场,主要是指数据库市场,另一部分是新兴市场,包括大数据平台、认知分析系统以及预测分析系统等,后两部分是为人工技术提供基础计算引擎。
根据IDC测算,新兴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87亿美金,提升至221亿美金,传统数据库市场到2020年也将有400多亿美金的市场份额。因此,Cloudera潜在市场规模不小,而且这种底层基础平台的市场集中度很高。以数据库为例,Oracle在数据库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40-50%之间。
但Cloudera目前所能覆盖市场要远远小于这个规模,Hadoop技术在整个基础平台的渗透率还比较有限。不过,经历十年发展,Hadoop技术的地位已经比较牢固,即使出现Spark等新技术,更多也是建立在Hadoop生态体系内,很难出现颠覆Hadoop生态的新技术。这使得未来Hadoop技术将会成为主流技术,Cloudera覆盖的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
根据爱分析大数据公司评价模型,Cloudera的技术实力很强,本身作为开源社区领导者,对未来技术影响力很强。相比Hortonworks,Cloudera的产品化能力更强,开发了基于企业级市场的Cloudera Manager产品。
团队方面,Cloudera技术负责人是Hadoop的第一位作者。 Intel在资金、渠道等方面给Cloudera提供了很大支持。唯一的问题是运营能力比较差,主要体现在商业拓展能力不强,销售费用占比过高,影响未来的盈利空间。
作为一家软件厂商,Cloudera整体毛利率只有67%,这点与外界对Cloudera的业务毛利率预期有差异。仔细研究一下Cloudera的收入构成,发现订阅业务的毛利率很高,超过80%,而服务毛利率只有20%,拖累了整体毛利率。
订阅业务的商业模式类似SaaS软件,只不过客户购买的不是软件使用权,而类似于软件的售后服务,这部分业务边际成本很低,因此规模越大,毛利率越高。而服务业务则包含软件安装、部署等工作,对人力依赖较大,毛利率很难有很大提升,与规模关系不大,毛利率会长期稳定在20%左右。
从成本结构来看,影响Cloudera盈利的主要是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占比过高,与其他科技类公司无异。80%的销售费用与40%的研发费用一定是非常不正常的,考虑到Cloudera目前营收规模还相对较小,未来随着体量增大,销售与研发费用必会降低到一个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