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 “专委会”)向社会首次发布“网贷企业综合测评指数(试行)”,同时也向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出邀请,参与综合测评。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个网贷综合测评指数虽非官方指数,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白投资人降低平台选择难度,从而有助于P2P投资被更多的人接受,走入大众市场。不过,如何保证公平性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本次网贷测评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企业实力、企业资质、运营指标、网安防护、舆情情况。企业需按照相关指标要求提交材料,自愿参加测评。
其中,企业实力包括实缴资本、股东背景、运营年限、审计报告、社保记录五项。企业资质包括第三方银行存管、地方金融局备案、电信增值业务许可(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金融牌照持有情况五项。运营指标则为数据接入、数据核验、M2逾期率、杠杆率、借款集中度、流动性六个指标。在网络防护能力方面,包括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最新版本App安全检测情况、有无仿冒网页防护、是否接受渗透测试、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IEC27001五大项。在舆情方面,包括非重大负面舆情活跃度、负面舆情指数两项。
短融网总经理杨夏耘表示,新的金融体系安全包括技术的安全和业务的安全。可以看到在五大评价内容中,运营考核其实是对业务安全的考核,网络防护能力更多是出于技术安全进行的考核。此外,企业资质的评分标准,其实是紧扣网贷监管办法进行的;对运营指标的考核评分占比最高,这应该是对网贷企业自身运营提出的进一步要求,逾期率、借款集中度、流动性、杠杆率,都涉及到对企业风控能力的把控和对“金融去杠杆”的监督。
据悉,专委会将设立第三方专家组对测评材料进行审核,根据公开标准评价打分,并在专委会官网和理财安全助手App公布。此外,专委会将在6月正式对外公布第一次测评结果,并持续公布相关排名。值得一提的是,测评只评价网贷平台的运营企业,不对其运营企业的关联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