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仅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也在改变传统的社会关系、企业关系。
首先,互联网带来了零距离。零距离意味着泰勒的科学管理不灵了。零距离要求从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用户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大规模制造,现在则要从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
其次,去中心化,没有领导。这就把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颠覆了。为什么美国汽车商没有竞争过丰田?因为美国汽车制造商有14个层级,而丰田则要少得多。
第三,分布式。所有资源不是在内部,而是在全球,这就颠覆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为什么一定要在内部来做?为什么不可以吸引全球的资源?《维基经济学》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全球就是你的研发部”。
总的来讲,贴近用户、平等开放、口碑传播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的最显著、最突出的表现。
同时,互联网也在深刻改变社会与企业管理的环境。这对零售企业带来最大挑战的就是,以往零售业赖以生存的信息不对称环境在被打破,零售店与消费者之间的地位关系在发生改变,以中心化管理模式建立的连锁经营机制亟待变革。
张瑞敏说:只有小微公司才能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上一轮经济发展中,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消费者有着更多的共同消费需求、大市场的消费环境下。在这一环境下,企业可以按照大工业的规模化思路组织生产,按照统一化需求、较大的市场潜力组织营销。
连锁零售企业,更是通过高度的标准化门店模式、商品模式、营销模式,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复制化发展。
但在目前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严峻问题面前,需要企业首先思考的是,是否应该判断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就是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以及存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果认可的话,,就要思考以往的规模化生产理念、连锁标准化零售理念,是否能够适应当前的市场变化特点?
其实,消费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的市场特点已经非常明显。很多企业也非常强烈的感受到这一显著的变化。
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张瑞敏给出的答案是只有变革小微公司。也就是要尽快抛弃以往的大规模生产、连锁标准化零售经营理念,变革企业组织,以创建更小的、灵活的企业组织单元,来应对这种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的市场新特点。
这种变革非常复杂,会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但是,以往的企业模式理念环境已经在改变,企业必须要组织变革,适应环境。在如此大的环境变化面前,零售企业必须要重构才能适应这一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