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一个观点:未来两三年95%以上人工智能公司会倒闭。其实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人工智能行业的公司细分类型不一样。
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粹做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开发的,这一类往往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或者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来做,因为他们想做自己的开源平台,让大家都来使用。
第二类是有自己的基础开发能力,但是在细分领域中能够沉淀下去,做细分领域的应用的。像我们的小i机器人就属于这一类。这样的企业能够自己支撑自己的发展,也是目前在业内生存得比较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可以落地,实现货币化,也就是有收入。
第三类是纯做应用的。自己不做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去使用别人的技术,比如海康威视在摄像头领域的量是很大的,因为它拥有市场,所以它在人脸识别方面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来源和渠道,它虽然使用别人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人脸识别,但依然能够很好地生存。
我认为第一类的创业企业或者中小公司,99%的企业都会死,不仅仅是95%了。因为做人工智能的企业如果仅做纯粹的基础技术研发,那就是在跟BAT这样的企业直接竞争。我相信这类企业,99%都会做不下去。不论是人才层次,资金投入,还是市场竞争,在人工智能基础的研发上,小公司难以跟BAT这样的大企业对抗。
但如果是在细分行业中做应用,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某个领域提供很好的服务或产品的话,那可能会活得很好,这一块的市场非常广阔。
其实近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人工智能浪潮以后,好多企业都开始出现一些经营困难。我知道一家做智能音响的企业,是想模仿亚马逊,这个公司没有自己的云计算作为基础,也去做智能音箱。
如果这个公司有自己的云计算、大数据,能够自己搜集用户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能会做得不错,但是它又没有亚马逊那样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自己又没有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结果自然做不下去,出现了经营困难。
因为人工智能有四个层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云计算是获得数据的前提,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前提,而行业应用则是保证企业能够生存,以及人工智能得以发挥效用的关键。前三个层面是行业应用的一个基础,行业应用是一个人工智能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