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3-5552

董明珠为何选择性遗忘和自己的那场赌局?

 
2017-05-08 16:33:57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过去5年,格力电器企业文化越来越具有“董明珠”色彩,但产业结构却依旧停留在朱江洪时代。我们说格力电器是一块优质资产,实际上是指它的存量市场而非增量市场。如果董明珠不能为格力电器培育出第二个像格力空调那样的产业板块,则格力电器的“董明珠”色彩越强烈越危险。

在日前召开的上交会论坛上,董明珠谈及当年和雷军打赌,笑称“明年就要见分晓了,没问题,我已经认定过了,没问题!”

于是,“董明珠说雷军输定了”,成了第二天众多媒体的标题。

\

表面上看起来,董明珠有太多的理由自信。比如,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03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净利润154.21亿元,同比增长23.05%。再比如,2017年一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收296.82亿元,同比增长20.46%;实现净利润40.15亿元,同比增27.05%。

但,稍一留意你就能发现,董明珠的所有骄傲,均来自格力空调业绩的支撑,而这,恰恰被认为是朱江洪时代为格力电器留下的遗产。

春江水暖鸭先知,证金公司大幅减持退出格力前十大股东之列,是个信号。

1 格力和小米,其实打赌后都走了下坡路

2013年,董明珠和雷军豪赌未来五年谁的营收更高,现在董明珠说她已“认定过了”,肯定能赢雷军,一定是对2018年两家公司的营收做出了测算。

董明珠是怎么测算的呢?

我们先看格力电器。

2016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083.03亿元,增幅10.8%,这个数据比2014年的1400.05亿元还低了200多亿。

但,2017年格力电器将出现一个大幅增长,这个增长主要来自格力电器和珠海银隆的200亿元关联交易。

依照格力电器方面答复深交所问询所称,该关联交易将给格力电器带来162.4亿元的营收增量。

若撇开该关联交易,则2017年的格力电器很难出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空调行业环境未有明显改善,甚至还比2016年更糟糕了一点,因为全国都收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管控;国际市场方面,格力也不像它的主要对手美的、海尔那样实施布局,所以海外市场对格力电器的营收贡献一直都不高;新业务布局方面,格力手机指望不上,系能源汽车流产,格力洗衣机刚刚推向市场,这几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故此,若撇开与珠海银隆关联交易的影响,2017年格力电器自身业绩增幅低于2016年的可能性更大。

但我仍然愿意把2017年格力电器营收增幅假设为10.8%。

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格力电器2017年的营收了:1083.03亿X110.8%+162.4亿=1353.4亿元,同比2016年增幅约25%。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增幅了。

但,这个增幅会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2017年,格力电器应收账款将大幅度增加。因为,珠海银隆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

根据格力电器提供的资料,2016年珠海银隆营业收入仅有78.98亿元。一个年营业收入仅有78.98亿元的企业,却要从另外一个企业采购190亿元的产品,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交易,难怪深交所发函问询。

不过,相比于能让格力电器2017年实现大幅增长,吃相好不好看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两大主要对手体量迅速变大,让董明珠压力山大,再不想想办法,差距会越拉越大,对于争强好胜的董明珠来说,面子才是第一位的。

问题在于:2017年营收增幅能上去,2018年呢,还指望珠海银隆吗?

毕竟,珠海银隆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企业,甚至有人把珠海银隆比喻为“第二个乐视”。

如果格力电器多元化战略转型仍像过去5年那样无所作为,则增长很快就会停止,毕竟格力空调市场占比已经非常高,不可能继续高下去。格力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增量空间。

正是为了这个目的,2015年董明珠宣布格力电器进入手机领域,2016年宣布收购珠海银隆。

事实是,格力手机推出两年销量无几,收购银隆则直接失败。

一方面是董明珠急于用年增200亿证明自己,一方面是多元化战略始终裹足不前。不管董明珠怎么高调,在旁观眼里,格力电器依然活在朱江洪时代。

过去5年,格力电器企业文化越来越具有“董明珠”色彩,但产业结构却依旧停留在朱江洪时代。我们说格力电器是一块优质资产,实际上是指它的存量市场而非增量市场。如果董明珠不能为格力电器培育出第二个像格力空调那样的产业板块,格力电器的“董明珠”色彩越强烈越危险。

董明珠能否赢得和雷军的赌约,不仅要看格力电器的营收,还要看小米的营收。

因为非上市公司,小米并未对外公布2016年营收数据,但外界估计2016年小米营收应在700—800亿元之间。

但雷军公布了2017年小米营收目标:1000亿元。

不少人对小米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持怀疑态度。从2017年一季度销售情况看,小米手机整体出货量930万台,同比下降了7.6%。

即使2017年小米能够1000亿营收目标,仍然和格力电器2017年约1350亿元的营收存在较大差距。

事实上,“互联网+”的风口正在过去,这才是小米以及乐视最可担心的。

虽然2018年的格力电器和小米一样难以做出可信的营收预测,但一般来说,格力电器企业的稳定性,至少在未来三年内高于小米。

这么看来,董明珠说“雷军输定了”,应该是可信的。

不过,董明珠别高兴得太早。2013年两个人打赌时,格力和小米都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所以两个人一个比一个自信心爆棚,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随后两个企业都遭遇了一系列麻烦。

换言之,当年两个人比的,是未来谁的成长性更好;今天两个人比的,实际上是谁的未来更不坏。

Copyright © 2013-2018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
工信部备案号: 皖B2-20150071-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50071-4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认证 安全联盟实名认证

copyright@2015 合肥彼岸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400-893-5552 0551-65371998 QQ:800022936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亚夏汽车大厦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