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前,苹果 iPhone 4 问世、Google 推出了 Nexus One,很多广告从业者后来才意识到,也就是在那一年,移动互联开始进入了狂飙突进的阶段。爆炸的信息在人手一台的设备上迅速传递,日后价值千亿美元规模的移动广告市场也从此诞生。
过去两年,广告从业者以及关注广告业的媒体,想必都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消息:Google 移动搜索超过了桌面搜索;百度移动端的收入超过了 PC;宝洁砍掉了 20 亿美元广告费但会继续增加移动广告投入……即便你和这些事无关,也能多少感受到自己手上握着的这块屏幕越来越值钱了。
50 万个 iOS App 应用、1 万个微信公众号、2.1 万个资讯网站应用、上百个视频应用……不断刷新的这些数字争夺着今天人们的注意力。2016 年,全球范围内媒介的被消费时长越来越长——人均总媒介消费时长增加了 9 分钟(达到 8 个小时),而其中网络媒体的消费增加了 14 分钟。想想看,你每天在地铁上挤出了多少时间来刷剧。
4 月 26 日,美国互动广告局(IAB)发布的数据报告称,2016 年美国的数字广告收入为 725 亿美元,其中,移动广告的收入首次超过数字广告的一半。另一家互联网市场调研机构 eMarketer 此前则预测,2016 年的全球移动广告收入将达到 1013 亿美元,占据全部广告支出的 16.5%。
“品牌的钱自然而然跟着消费者走,你会发现营销人员如今一切以手机优先,甚至只在乎手机。”IAB 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David Doty 表示,是移动广告主导了广告业最近的增长。
只用了 6 年时间,移动广告就成为了数字广告毋庸置疑的“主角”。相比之下,它的前辈“网络广告”花了 23 年时间才超过电视广告(后者的收入近年来在 41%-44% 的份额趋于稳定)。当然,这种对比并不那么严谨,但你还是能从这种时间的对比中感慨移动化对于广告市场所带来的巨变要比 PC 更快、也更剧烈。
最早的互联网广告出现在美国,1994 年 10 月 27 日的 Hotwired.com 上,跳出了好多条美国电信 AT&T、IBM、沃尔沃、Zima 等公司的广告,这些广告共发布 12 周,每条花费 3 万美元,点击率高达 30%。
到了 1998 年,网络广告市场达到 10 亿美元,两年后,这一数字暴增至 82 亿美元。在中国,第一个网络广告则出现在 1997 年 3 月,IBM 和 Intel 等公司在 ChinaByte 上发布了它们价值 3000 美元的广告。
又是 20 年过去,一条你手机上主流新闻应用的开屏广告报价要再加一个 0,超级 APP 的诞生,让移动广告的金钱更集中地流向了少数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