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刚过,百度外卖的各类传言就开始甚嚣尘上,多家媒体均报道了百度或将外卖业务卖给中国最大的快递公司顺丰速运的故事。对于这项越来越不受百度重视的业务来说,它或许正在遭遇同百度游戏一样的结局——被全力向人工智能加速的母公司甩出去。
5月份才将要过三周年生日的百度外卖,成立的时间晚于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却可能是三者之中最早出局的那一个。
百度外卖成立于百度移动端转型的焦虑之中。
2014年,微信的月活用户达到4亿,逐渐展现出其作为移动互联网大杀器的本能,尤其是在移动支付领域。
因为微信支付的冲击,传统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也在不断转型。
微信和支付宝,其实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的缩影。而百度,就是在这一年显露出了掉队的迹象。
2013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分析会上,李彦宏谈到百度已经有了14个装机量破亿的app,分别是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手机助手、91助手、安卓市场、百度魔图、百度手机浏览器、百度输入法、安卓优化大师、爱奇艺、百度视频、PPS、百度云和91桌面。这些应用形成了庞大的移动端矩阵,但并没有成为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标识。
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百度的这些应用程序各自为战,并未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一个app中无法形成对另外一个app的需求,自然无法相互导流。这种导流效果可以在手机淘宝和支付宝中很清晰地看到,每一个使用手机淘宝购物的人,必然要使用支付宝进行付款,这对移动端支付宝早期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助力。
第二,百度这14个亿级应用中,能够形成交易闭环的少之又少。那个时候爱奇艺还未建立起内容付费的护城河,百度云会员制度发展缓慢,移动端小屏界面的特点限制了百度搜索竞价排名的广告数量,亟需移动端现金流的百度将眼光瞄向了移动交易市场。
或许是因为O2O的风口最热,百度也趁势搭上了这班车。2014年第一季度,李彦宏解读财报时说:“目前,我们在O2O领域中在用户产品方面主要是百度地图,在商品产品方面主要是百度团购。”他所指的团购产品是收购来的糯米,而百度地图则孵化出了基于LBS的外卖项目。
外卖建立伊始,整个集团都对其充满了信心。当时整个初创团队都是由百度内部员工抽调而来。一位当时调去外卖的员工告诉凤凰科技,当时许多人都在向主管申请转岗到百度外卖,新业务一时间风光无限。随着李彦宏“200亿”战略的提出,全世界都已经默认了百度的下一个方向,就是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