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微信支付、支付宝两家斗的“你死我活”,但相比较手机厂商们的各种“pay”,微信支付、支付宝们才是真的春风得意,作为用户钱袋子的“中转中心”,越来越多的用户都离不开微信支付、支付宝,其掏手机的姿势,绝对要比掏钱的姿势熟练快速。
去年,手机厂商们的支付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6年2月18日凌晨5:00,Apple Pay在中国正式上线,银行们不断跟进,推出各种新的业务,现在在ATM机上,仍能看到支持Apple Pay的广告贴纸提示。2016年3月29日,三星的移动支付工具Samsung Pay在国内上线。2016年8月31日,Huawei Pay正式上线。2016年9月1日,小米正式发布小米支付Mi pay(当时,华为与小米均宣布自己是继苹果、三星之后首家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的国产手机厂商)。
手机厂商们如同着魔一般推出各种pay后,除了首次推出被大佬们站台外,后续时间段内,不再成各家宣传的重点,雷军、余承东们更加关注的是手机市场的表现。用户层面,除了Huawei Pay、Mi pay除了在最初的时候提到能刷公交功能外,再也听不到半点消息。
从当初的疯狂,到如今的静谧,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手机厂商的支付就被迫成了“看客”,是偶然,也是必然。而微信支付、支付宝能够像今天一样春风得意,也是努了力、花了钱、做了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