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马逊发力云计算业务至今,已经走过了第一个10年,对于一直求变的互联网行业来说,10年的时间足以诞生一个新巨头,可对云计算来说,这场马拉松或许才刚刚开始。
和传统互联网业务不同,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注定不是各自为战然后列土封侯,而是一个人人都想瓜分的市场,传统IT企业、创业者、运营商等纷纷卷入到巨头的生态圈竞争中。群雄混战的局面,捧红了云计算概念的同时,也让市场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从市场研究公司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季度数据来看,亚马逊的AWS在IaaS市场份额高达45%,远超过微软和谷歌的总和。同时也有摩根士丹利等投行表示,阿里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约在50%作用,同样是一家独大。
不过,市场份额上的一家独大并不意味着亚马逊和阿里云可以高枕无忧,进而坐收云计算的红利。相反,不断有巨头和挑战者进军云计算,尤其在PaaS和SaaS市场更是吸引了形形色色的玩家。仅仅是国内的A股,就有超过70家和云计算相关的概念股,而处于融资期或者未上市的云计算公司更是多达上千家。
之所以出现对云计算格局的论调,大致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一则云计算领域的独角兽主要集中在IaaS领域,大多数PaaS和SaaS领域的玩家还属于上升期,且巨头们已经开始通过平台和生态的形式拉拢PaaS和SaaS领域的公司;二是IaaS市场主要以巨头级玩家为主,思路也多半是以云服务的方式开放自身多年的技术积累,虽然云计算代表着高投入,对巨头来说却是较低的门槛。于是,在国内和国外的云计算市场皆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创业者百花齐放,可终究还是巨人之争。
在全球市场,尽管亚马逊一家独大,但微软、谷歌、IBM等并没有减少对云计算的投入,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云计算相关产品的收购上甚至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与之同时,Facebook、甲骨文、SAP、思科、VMware等纷纷打起了云计算的主意,特别是甲骨文和思科,早已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攻城略地。国内市场也是疾如旋踵,BAT先后进军云计算在意料之中,网易、京东、美团、乐视等互联网公司转战于此,浪潮、华为、中兴、联想、神州数码等偏企业端的巨头们开始了云转型,三大运营商甚至是一些传统企业也加入到了云计算的竞争中,好一番热闹。
然而格局会因此走向固化吗?答案或是否定的。一方面,云计算市场规模巨大,在这场马拉松式的竞争中,亚马逊、阿里云等巨头的先发优势,很有可能被后来者“弯道超车”。另一方面,云计算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或是云计算的标准,或是安全、稳定等基础服务,但最能影响云计算大格局的恐怕还是新技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