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规模烧钱站稳脚跟,并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公司真不多,京东算一个。
在上市之前的7年中,京东完成了6轮总额接近30亿美元的融资,具体为:
2007年8月,获得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融资;
2009年1月,获得今日资本、雄牛资本、梁伯韬私人公司2100万美元融资;
2011年4月,获得俄罗斯DST、老虎基金、红杉资本等6家基金和一些社会知名人士15亿美元融资;
2012年11月,获得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老虎基金4亿美元融资;
2013年2月,获得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Kingdom Holdings Company等7亿美元融资;
2014年3月,获得腾讯2.14亿美元融资。
在电商价格战最激烈的2011年、2012年,“京东烧钱还能持续多久”是持续被业界讨论的话题。除了媒体,刘强东的老朋友、当当网CEO李国庆也会时不时公布一下自己的推断。最经典的莫过于他推测京东2012年的融资只能烧到2013年3月,京东2013年2月的融资恰好印证了李国庆的说法,也意味着京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中烧掉了4亿美元。
京东烧钱做了什么?除了价格战之外,京东还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物流。刘强东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表示,京东(物流)设计之初的理念,就是减少商品搬运次数,为什么建仓库,光有快递没有什么价值的,根本不值得公司烧这么多钱做。
2016年京东终于实现了盈利(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整个2016财年,京东净营收为2602亿元人民币(约3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净亏损人民币35亿元(约合5亿美元),而2015财年净亏损人民币94亿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0亿元(约合1亿美元),而2015财年净亏损人民币9亿元。
刘强东做客《对话》时表示,烧钱一定要烧出核心竞争力。“任何一家公司只要烧出核心竞争力就能成功,如果烧钱没有建立任何竞争壁垒,没有核心竞争门槛儿,钱烧的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