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人员太多,销量没有相应增长,裁员似乎是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据徐波介绍,现在平台公司对促销员的考核变得更加严厉,要抽查话术,三次不合格就要被开除,“而且销量考核目标也提升至每月40台,如果上个月销量没达到30台,这个月离被优化就不远了。”也就是说,离被裁也就不远了。
记者掌握了一份有关魅族促销员今年3月份全国优化调整的初始名单,涉及27个省份,共有390名员工出现在名单上,其中山东、四川、广东、浙江居多,且去年7月加入魅族的人员占整体比例的75%。通过名单明细可以看出,这些促销员2月的销量全部在30台以下。
上了名单的人员会被进行约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优化”。在记者掌握的最终名单上可以看出,四川32名人员上了初始名单,6人被保留下来,5人暂时保留察看当月销量(其中有2人承诺3月份销量达42台,达不成就优化),调整了3名,分批次优化18名。
记者随机联系了上海、四川等地的魅族促销员,他们均被约谈过,有的人已经被“优化”离开,有的留以察看……上海的魅族某店促销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每个月的销售目标从30台涨到了40台,“我2月份销量20多台,被督导约谈了。同时因为所在的商场最近在主推其他品牌的某一款性价比手机,对魅族销售影响很大,3月份肯定达不到40台。”但该名员工并没有被“优化”,他说自己本来是商场里的导购,去年12月转为负责销售魅族手机。在他负责之前,在这个商场里每个月魅族很难卖出一台,他接手短短几个月最多能卖30多台,表现也算可观了。
连朋友圈也变得敏感
“领导和我们说了,我们团队有21个督导,近100个促销员,利润养不活大家。促销员优化完之后,现在就轮到了我们。”徐波说道。事实上,徐波差一点被“优化”。
因“优化”人数偏多,现在一线员工人心惶惶,微信朋友圈也变得敏感起来。某部门员工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拍,配文“皮皮虾,我们走”,评论中就有人直接地问“你离职了吗。” 另一员工在朋友圈中写道,“事情来了,坦然接受。“感觉身体被掏空”“一点都不难受、真的。”“太多的情绪没有适当的表情。”……看到这些内容的朋友圈,大家几乎条件反射式联想到裁员。徐波也不例外,有时发一些指向不明的状态,也被兄弟们包围,追问是否离职。
徐波无法以实相告。前两天领导刚表示,他已经从优化名单中剔除了。因为前期接触不少离职或者即将离职的小伙伴,所以当领导表示要优化他时,他其实并不意外,但没想到,第三方派遣员工竟然没有赔偿。徐波不服,“按照法律规定是有N+1的赔偿的”,所以在和领导沟通中态度十分强硬,后来名单上也就没有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