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公司已经在探索如何利用 AI 技术降低自身和客户的成本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市场上有几家公司正在开发能够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评估车辆损坏状况的图片智能分析系统。另外,用于长距离传输数据的车载信息服务有望推动程序崩溃监测、损害评估以及索赔发起的进步。车载信息服务设备还可以在必要时触发紧急呼叫,并指示公司代表致电保单持有人,以及帮助客户完成汽车的后期修复。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辅助救援可能对客户有所帮助,但即时通知保险公司这件事可能存在缺陷。放在现在,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在事故发生后立刻打电话给保险公司,也可以在把车子送到维修中心之后联系保险公司。如果车子损伤很轻,有些人根本不会向保险公司报告这起事故。有了即时警报系统,也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掌控这种情况,例如他们可以坚持让投保人把他们的汽车送到公司首选的汽车修理厂,而不是让客户自己做决定。
保险公司还可以使用车载信息服务设备来跟踪保单持有人的活动,以其驾驶行为的实时数据为筹码提供保额更低的保单,但保费降不降就不好说了。有的公司甚至根据与客户驾驶表现无关的因素来计算费率,例如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客户经常访问危险的社区,则会在保额不变的前提下收取高额保险费。
多数情况下,保单持有人可以选择不接受跟踪计划并放弃利率折扣。但是,如果保险公司决定跟踪客户的一举一动而且使追踪成为一种强制性行为时,那么保单持有人不接受数据跟踪的决定就会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至少保险公司的提供方案中使客户有利可图的部分肯定不会覆盖到不配合的客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