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内旅游日益火爆,但智能旅游纪念品市场可以说仍旧是一片无人踏足的蓝海市场,只有正确切入方向才能铺展企业和资本前进的坦途。
其一,从打造旅游IP切入,保护知识产权,融合其他产业。中国的旅游纪念品产业在现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说到打造旅游IP,韩国有非常多的可借鉴之处。比如韩剧“太阳的后裔”拍摄地取景希腊一片美丽的海滩,并寓意从这里带走一块石头的情侣一定能够再一起回到这里,这里的“石头”与旅游纪念品的属性相似。在这部韩剧风靡之后,这片海湾搜索热度急速升温,估计石头已经被捡光了。融合旅游纪念品与影视、娱乐等产业,保护设计者的知识产权,有利于激发更多优质的创意,挖掘更多创作人才。延伸旅游纪念品的附加价值,打造旅游IP,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风口。
其二,从旅游纪念品O2O切入,创建线上陈列展示平台。旅行感受只出现在特定的时空,同样,旅游消费也具有相当明显的时效性。如果旅游者在离开这个时空后再去购买纪念品,那纪念品就失去了旅途中的特定价值。网购也是同样的道理,网购相当于抹杀了纪念品的意义,这种模式不适合旅游纪念品的销售,而O2O在线上信息展示、线下交易却更有利于游客选择商品,打破陌生环境中信息不畅通的壁垒。O2O是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旅游纪念品实体店铺是实体产业的救命稻草,是直接连通消费者实体交易的最后一块宝地。另外,无人贩卖机也许可以替代线下的人力资源,实现旅游纪念品交易过程的自动化。
其三,从打造独立的纪念品品牌切入,成立专业的旅游纪念品企业。打造优质的旅游纪念品也有必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招纳设计人才、落地人工智能出发,打造专业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并在运营中逐渐深化品牌效应,树立企业口碑和形象,最终成长为属于国人自己的中国特色旅游纪念品代表。
其四,从综合旅游出行服务平台切入,去哪儿、携程、去啊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产品覆盖的全面性和广泛度,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品牌。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扩大产业规模,还能通过现有的广泛的受众市场推广自身纪念品品牌,再逆向反馈,通过旅游纪念品达到宣传自身旅游产品的目的,这也能为旅游者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旅游服务。
其五,从各个旅游目的地政府切入,通过政策扶持本地企业,或二者协作创造极具本地特色的专属纪念品形象,推动本地区的旅游发展。另外,政府也需要着力保护本地旅游纪念品创作产权,防止创意成果被复制或窃取,形成当地独一无二的旅游纪念品风格。
总体来看,尽管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不容乐观,游客也因此得不到完整的旅行体验,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落地深化,旅游纪念品发展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资本找准突破口,很有可能通过AI颠覆旅游业的整体产业格局,为旅游纪念品的产业比重加码,创造一个新的旅游业风口。